睡前故事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氣溫漸漸回升,山上的積雪開始一點點融化。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其中最活躍的要算淘氣了。淘氣開心的在森林里跑來跑去。
淘氣跑到小鹿家門口說,“小鹿出來玩呀!天氣暖和了,春天來啦!”
不等小鹿出來,淘氣又跑到了青蛇家門口,快樂的說,“春天來啦!小青蛇你可以出來啦!”
小青蛇在洞里懶洋洋的說,“誰呀?”
可是淘氣沒聽見青蛇說什么,就已經跑開了,他自管自的歡呼著:“春天來啦!春天來啦!冰雪都融化咯!朋友們都快點出來玩喔!”
一只去年冬天出生的小象聽到淘氣的歡呼聲,從家里走了出來。然后很天真的問淘氣:“淘氣哥哥,春天是誰?春天在哪里?”
淘氣一下子傻了,過了一會對小象說:“春天就是春天!”
小象很疑惑的問淘氣,“淘氣哥哥,那春天在哪里呀?”
淘氣被小象問愣了,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小象的問題。小象望著淘氣,等待著淘氣的回答。而淘氣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小象,于是只好說:“小象,我過會再告訴你春天在哪里吧!”淘氣說完,一溜煙就跑了。只把小象愣在了原地。
淘氣在路上一直想著小象的問題:春天在哪里呀?
就這樣,不一會淘氣就到了家門口。還沒進家門的淘氣已經扯著嗓門喊了,“貓大哥,貓大哥?”
藍貓從房子里面走了出來,看見淘氣滿頭的汗,還喘著氣,于是問道:“淘氣,干嘛呢?什么事,把你急的滿頭大汗的!”
淘氣深呼吸了一下,平靜了一下心情,說:“貓大哥,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嗎?”
這時咖喱正好從外面走了過來聽到了一點點,說:“你們在說什么呀?”
淘氣:“我正問貓大哥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小象問我春天在哪里,可是我不知道。我被這個問題弄糊涂了!”
咖喱和藍貓小聲的重復著這句話:春天在哪里?
藍貓說:“我也弄糊涂了!我們去問問山羊爺爺吧!”
咖喱說:“是啊,是啊!山羊爺爺比我們大那么那么多,那他肯定知道春天在哪里了。”
淘氣說:“好吧!那我們現在就去問山羊爺爺。”
以上是為您提供的小故事:春天在哪里。
愛情故事老王的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兒子家里
村民都說老王的春天來了,老王自己也這么認為。
兒子還沒懂事時,妻子就遭遇車禍去了,老王孤身一人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也沒辜負他,考上了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后,工作、婚姻都很順利。
兒子回村里接老王去城市住時,他的老哥們羨慕得不得了。老王第一次感受到幸福來襲了。可第一天到兒子家里,他就有些后悔了。他憋了一路,可蹲在潔凈得可以照出人影的馬桶上愣是很長時間都沒把問題解決。
最后,老王從兒子家里跑出去找廁所。他轉悠了半晌,終于看到了廁所兩個字,可這兩個字卻是動的,原來是流動廁所。老王最終花了一元錢解決了問題。看著遠去的廁所,他禁不住搖頭嘆息,城市里生活的人也不容易,上廁所還要花錢,而且還要上車才能解決!
過了好幾天,老王才適應了蹲在馬桶上解決問題,可大的問題又來了。以前在村里,除了農忙,他都和幾個老哥們聚在一起扯天扯地。不管他們說什么,都沒人說三道四。可現在離開了那一畝三分地,來到繁華得直晃眼的城市,他反而覺得自己失去了存在感。
以前兒子不在身邊時,老王總是魂不守舍的,可現在和兒子在一起了,他才發現,已不是摟著兒子說孫猴子大鬧天宮的時候了,他儼然成了客人。他和兒子、兒媳總在找話說,他怕哪句話說得不合適,惹兒媳不高興,所以,他們說不上幾句,又沒話說了。兒子和兒媳去上班時,他更覺得沒意思了。他從這間屋走到那間屋,覺得還不如到地里去鋤草呢。白天多睡了些,到了晚上,他反而精神了。為了不招人嫌,他早早躲進臥室,聽著臥室外傳來讓人發酸的韓劇聲,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一天晚上,屋外不斷變換的音樂聲引起了老王的注意。他拉開窗簾往外看,只見在小區的空地上,有十多個人正隨著音樂扭動著身體。
從那晚開始,老王總會按時出現在窗前,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的節奏動一動身體。
幾天后,老王忍不住問兒子,每晚那些人是在干什么。兒子說是小區里的一些阿姨在跳廣場舞。兒子建議,老王不如每天晚上去看別人跳廣場舞,別睡那么早。
老王在老家也聽說過廣場舞,但還是第一次看到人們跳。他也覺得,去看廣場舞總比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強。
當晚,老王就來到了小區的廣場上。兒子小的時候,老王就是村里的活躍分子,跑旱船、踩高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鏗鏘的鑼鼓聲中,他總能逗得兒子咯咯地笑。只是這些年,沒人再跑旱船、踩高蹺了。如今,十多個老太太的廣場舞又勾起了他的癮頭,他不自覺地跟著音樂晃動著身體。后來,他怕那些老太太笑話,就躲在燈影里跟著學。幾天后,他竟能熟練地在燈影里跳完幾段舞曲了。
春天在廣場舞中
怎么不一起跳?你跳得很不錯。一天,老王早早來到廣場等著時,有人走到他身邊對他說。
說話的人是這群跳廣場舞的阿姨的教練,人們都稱呼她李老師。據說,她是一位農村的退休教師,也是來城里跟隨兒女生活的。她身材瘦小,可跳起廣場舞來卻姿態優美。老王就是跟著她學會了幾段廣場舞的。
不,哪有老爺們跳的?老王不好意思地回道。
可別這么說,跳廣場舞又不是我們這些老太太的專利,也就當鍛煉身體吧。我們身體好了,兒女們不就少操點心了嗎?李老師說。
你們不笑話我?老王其實早想跟著隊伍跳了。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誰還笑話誰?李老師說。周圍還有很多人給老王打氣。
老王就坡下驢走進了廣場舞的隊伍,開始他還在最后邊跳,可漸漸地走到了最前邊,和李老師做起了教練。
老王的春天真的來了。雖然每天跳得汗津津的,但他覺得又回到了跑旱船、踩高蹺的年齡。
這樣快樂的日子也就持續了一個多月,兒媳的一席話就給老王當頭潑了一盆涼水。老王是無意間走過廚房門前時聽兒媳說的。兒媳讓兒子勸勸老王,別去跳廣場舞了。
兒子說:我們沒時間陪爸,爸好不容易找到個事做,為什么不讓爸去?
兒媳說:人家跳廣場舞的都是老太太,他偏偏混在一幫老太太里扭啊扭的,跟老娘們似的。
別胡說!我爸爸在村里的外號就叫老娘們,要是被他聽到你這么說,他非氣壞不可。兒子忙阻止道。
不是我這么說,是小區里的一些人在這么議論,我也是偶然聽到的。你能管住我的嘴,還能管住別人的嘴嗎?
兒媳的聲音變小了,可老王還是聽得清清楚楚。他年輕時,跑旱船、踩高蹺不是演小媳婦就是媒婆,也就是為了逗兒子樂。妻子走了,他既當爹又當媽。沒有女人的那份細心,兒子不就受委屈了?村里人叫他外號,他從沒在乎過,因為那只不過是句玩笑。可從兒媳嘴里冒出這個詞來,老王覺得臉上像結結實實地挨了一巴掌一樣。
那天晚上,老王沒去跳廣場舞。兒子問他為什么不去跳舞,他說有些累了,想休息幾天。他雖沒去,可心卻在小廣場上跟著音樂跳。
不去跳廣場舞,老王心里又沒著落了。三天后,他吃過晚飯正在臥室里生悶氣,聽到敲門聲,兒子去開的門。老王一下就聽出來了,來的是李老師,他想都沒想,快步走出了臥室。
李老師是來叫老王去跳廣場舞的,說老王幾天沒去,她一個人教三十多人有些吃力。
老王吭哧半晌才說,他累了,想過幾天再說。
李老師很直爽地說:大哥的身子骨最硬朗了,我們都沒覺得累,你怎么累了?是不是聽別人說閑話了?我們這個年齡,還有必要在乎那些閑言碎語嗎?
是啊,不就是說他是老娘們嗎?村里的老哥們都明著這么叫過他,現在有人暗地里這么說,怎么在乎起來了?想到這里,老王點點頭,跟著李老師來到小廣場上。
那晚,老王跳得酣暢淋漓,把這幾天的勁全用上了。
以后的幾天,老王把有人暗地里說他老娘們的事都拋到腦后去了,一心一意地跟李老師學跳舞,還幫著教其他人跳。
春天在鄉村的燈影里
一天晚上,老王跳得正歡,不知哪里飛來的一個西紅柿,在他額頭上開了花。以前類似的事也發生過,是那些嫌廣場舞音樂擾民的人干的,可自從他們主動把音樂聲調低,最大限度地不干擾別人休息后,再也沒出現過這種事,而今天的音樂聲也不大。
老王只能中途退場了。回到家,著實把兒子嚇了一跳。知道是西紅柿后,兒子才放下心來。
兒子遲疑地說:爸,能不能別去跳了?
不就是有人說我像老娘們嗎?只要你們不在乎,我可不在乎。老王氣鼓鼓地說。
兒子想說什么,卻沒說出來。
第二天,老王又早早地來到小廣場上,可等其他人都來齊了,李老師卻沒來。老王問別人,有人說,可能李老師家里有事脫不開身。
老王一個人領舞,總覺得沒李老師在有勁頭。
一連幾晚,李老師都沒來,老王著急了。他幾天沒來跳舞,是李老師親自把他請來的,李老師幾天沒來,肯定有事,如果自己不去看看也太不合適了。
老王向跳舞的人打聽李老師的住處,可大家都說不知道。
回到家,老王囑咐兒子打聽一下李老師的住處。兒子一聽,臉憋得通紅,半晌沒搭話。坐在一邊的兒媳卻忍不住了,說道:爸,你還嫌不夠亂呀?你知道外邊的人怎么說你嗎?
說什么?不就是說我像老娘們嗎?老王喘著粗氣說。
兒媳說:那都是以前的話了,現在人們都說你和李老師在搞黃昏戀。前幾天,李老師的兒媳都找上門來說,即使我想找個退休老師做婆婆,她可不想找個農民做公公。你兒子沒跟你說這事?人家可還記著呢。李老師這些天沒跳舞,應該是她的兒媳和她攤牌了。我估計那個西紅柿就是李老師的家人砸的。
聽了兒媳的話,老王愣在那里半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老王在家憋了一天沒出門。又過了一天,他對兒子和兒媳說,看見他們在這里過得很好,他也放心了。他已習慣在村里生活,想回老家去。這是老王的心里話,他覺得自己的春天并不在這個城市里,而在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村。
老王臨走時,逢人就說,他要回家了。他這么做是為了讓李老師知道他走了,這樣李老師又可以出來跳舞了。
老王回到老家并沒閑著,開始在村里教大家跳廣場舞。他不用擔心,即使說幾句葷話,也沒人說他老不正經。
開始,沒幾個人學,可后來,人漸漸多了起來。
可畢竟老王就學了幾首舞曲,這樣翻來覆去地跳,他自己都覺得煩了。
聽人說,符莊也有一群人在跳廣場舞。老王動了心,想到符莊交流交流,也許能學到新的廣場舞。當晚,老王就騎著自行車趕到了十多里外的符莊。
當看到瘦小的領舞人是李老師時,老王才知道,李老師竟然是符莊人!他也知道自己不能上前去交流了,不能再給李老師添麻煩,但他可以躲在一邊偷偷地學。
老王覺得,他的春天就在這鄉村的燈影里。
人生故事心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
朋友小丁是一個廚師,也是我見過的最奇怪的廚師。
我和小丁從小玩到大,可是自從他開始學廚師之后,我就發現他有了不小的變化,常常會有一些怪異的舉動。
那年夏天,天氣格外炎熱,大地像是被扣在了蒸籠里一樣,悶熱異常。我和小丁坐在屋子里閑聊,我一邊蹺著二郎腿和他聊天,一邊漫不經心地用遙控器選著頻道。
突然,小丁大喊了一聲:“別動!就看這個臺!”我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吼嚇了一大跳,手里的遙控器差點掉在地上。小丁連忙笑著解釋道:“不好意思呀!我就是想看看這個美食節目。”說完之后,雖然還在和我斷斷續續地聊著天,可是他的眼睛幾乎一刻不停地盯著電視,非常認真地看著節目里教授的做菜方法。
從這時開始,我就發現無論在什么時候,他的心思似乎只是惦記著怎樣做好菜、怎樣學習新的菜肴制作方法,對于其他的事情則沒有什么興趣。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丁的變化越來越明顯。從小就不喜歡看書的他現在只要一有時間就去書店和書城溜達,只要看到和美食有關的書籍,就像見到了親人一樣愛不釋手。不僅如此,每次去他家,都會看見他正趴在電腦前盯著各種美食網站研究揣摩。甚至就連出來逛街,他也會提前找好同城網站里推薦的特色小吃,閑逛的時候也不忘記去嘗嘗別人的手藝。
有一次,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出來聚會。服務生把菜陸陸續續端了上來,我們這群人還在熱火朝天地聊著天,小丁卻拿出手機,對著桌子上的菜肴啪啪地拍了起來。他這怪異的舉動讓飯桌上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就在大家滿臉疑問的時候,小丁也發現自己有些失態了,連忙笑著說道:“我想把這些照片拍好了帶回家好好研究,看看我能不能做出這樣色香味俱佳的菜來。”
那天,我們在飯桌上聊得熱火朝天,小丁卻聚精會神地細細品嘗著每一道菜肴。有時候,他還會放下筷子皺起眉頭思索一會,然后臉上忽然露出豁然開朗的表情,隨后繼續拿起筷子品嘗下一道菜肴。
漸漸地,認識小丁的人都知道他對做菜非常癡迷,所以也就對他時常表現出來的怪異舉動見怪不怪了。然而,讓我們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年的時間,小丁就因為自己不斷提升的烹飪水平而成為這個城市餐飲業里小有名氣的人物,他的薪酬也不斷提高。后來,有了一定積蓄的小丁干脆自己開了一家飯店做起了廚師兼老板。
后來,我和小丁一起吃飯,當我們聊起他當年癡迷于做菜時那些怪異的舉動時,小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我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天天混日子,在學廚師之前浪費了很多時間,一事無成。學廚師之后,我的師傅曾經告訴我——只要把心時時刻刻都放到工作上,就一定能干出個人樣來!所以,我才那么拼了命地學習烹飪,也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小丁的話讓我感慨良久。人生一世,誰不想過上好日子?而要想過上好生活,你就必須有所成就。而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工作和奮斗上,你才能取得成就。
心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你的心思放在學業上,你就能有好成績;你的心思放在工作上,你就能出類拔萃;你的心思放在改變人生上,你就能有精彩的人生!
人生故事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一個人雙目失明了,但他鐘愛二胡。多少年后,歷經坎坷的他成了一位杰出的民間音樂大師。有人探究他取得可歌的成就時,他說,他只不過把心沉浸在音樂中,用音樂照亮了他漆黑的夜空。
一個人失去了雙手,就鍛煉用腳代手敲擊鍵盤打字。多少年后,經歷不少艱辛的他成為一位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有人問他取得不平凡的成就的感想時,他說,只不過把心用在了腳上,相信他的雙腳一定會開辟一條生活的道路。
一個人失去了雙腳,坐輪椅的他喜歡上了打籃球。多少年后,經歷很多磨難的他獲得了世界級殘疾人籃球冠軍。有人問他取得可敬的成就的感想時,他說,只不過把心用在了手上,堅信他的雙手一定會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一個人失聲了,喜歡跳舞的她就學習起了舞蹈。多少年后,經歷許多艱苦的她成為一位優秀的舞蹈家。有人了解她取得可佩成就的感想時,她用手語表述,只不過把心用在了身體上,堅信她的舞蹈一定會舞出耀眼的光彩。
一個人外表不出眾,熱愛唱歌的她永不放棄。多少年后,經歷不少風雨的她成為一位優秀的歌唱家。有人問她取得可贊的成就的感想時,她說,只不過把心用在了嗓子上,堅定地認為她的歌喉一定會唱出動人的風采。
一個人個子不高,喜歡打乒乓球的她很有勁頭。多少年后,經歷很多艱苦的她獲得過許多次世界級冠軍。有人問她取得可頌的成就的感想時,她說,只不過把心用在了打球上,深信她的雙手一定會打出人生的精彩。
…………
無須說出他們的名字,無論古今,還是中外,都有不少把不夠健全的身體發揮到極致,把不幸扭轉為幸運的人;都有不少世界沒有給太多歡樂,卻用痛苦制造歡樂的人;都有不少把不完美看淡,創造出相對完美人生的人。這些人,難道不令許許多多無所事事的人感到慚愧?這些人,難道不令許許多多怨天尤人的人感到羞恥?
你的路在哪里,你的心指引著你。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路就在哪里。不是嗎?
人生故事在哪里跌倒,未必在哪里站起來
老同學聚會,一位許久不見的男生進門就宣布:“我換工作啦!”
這位男生當時是我們班上學習最好的幾個人之一,畢業就考了公務員。那個年代的公務員還是香餑餑,想從千萬人中脫穎而出,并沒那么容易,所以聽說他考試成功時,大家還是很羨慕的。誰知才幾年,他居然就辭職了。
“做得不開心嗎?”“這么沖動不是你的性格啊……”“咳,怎么說辭就辭,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你嗎?”
他聳聳肩:“本來該我升副處的,結果來了個上司的親戚,把我頂了,一氣之下就辭了。現在一所大學里做老師,每天做做學問,帶帶學生,挺不錯的。”
“那可太不應該了。”有人勸他,“忍忍就過去了啊。再說,工作做久了都會有不滿,最煩躁的時候覺得每天在吃屎,可是在哪不都一樣吃?”
“不是的。”他偏著頭想了想,“你懂我的厭惡嗎?我甚至覺得,哪怕真的吃屎,我也要換一家吃,不在這里吃了!”
有一位女生接過他的話頭:“我同意你的看法。”大家笑起來:“怎么,你也辭職了?”她搖頭:“不,我離婚了。”我們記起她老公是某家知名企業的董事,家里別墅、跑車都有了,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居然突然離婚,很不可思議。
“他出軌。”她簡明扼要地概括。
當下便有人提出不同看法:“男人嘛,哪個不偷腥?你包容他一點兒,穩住陣腳,遲早能把他奪回來。現在能賺錢的男人可不好找。再說了,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站起來嘛!”女生笑笑:“如果你在別人的路上跌倒,就算站起一萬次,又有什么意義?”
想起一則新聞。
珍妮弗·菲戈是史上第一位以游泳方式橫渡大西洋的女性。她的經歷很精彩,56歲,從佛得角到查卡查卡爾島,25天的時間,出發那天浪高9米,她依然沒有覺得恐懼,堅持完成這項壯舉。精彩之后就是逆轉,爭議出自結束橫渡后。
美國不少媒體都采用了“約2100英里”的說法,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在后來的采訪中公眾卻得知她是乘雙體帆船CarriedAway出海,每天在大西洋中游泳,但是時長要視各種情況而定。
“一杯富含咖啡因的蘇打水,那是我一天的開始,大約是早上7點。當我吃意大利面和烤馬鈴薯時,雷會坐在餐桌旁為我分析當天的天氣情況……一般我每天要消耗8000卡路里的熱量,所以晚上都得吃魚、肉、花生醬等食品來補充。”
在一切都達到最佳狀態的前提下,菲戈每天最多能游8小時,而當她在水中需要補給時,自然有人會把能量棒送到她的手上。經過確切統計,船員們得出一個結論:她在25天里游了約250英里。
有些讀者覺得菲戈欺騙了他們,他們認為遇到風浪也應該勇敢克服,只有始終在海水中奮力向前,才符合他們心目中女英雄的形象。有意思的是菲戈所做的解釋——
“我從沒說過橫渡計劃就是不眠不休地游泳,夜晚或天氣糟糕導致前進受阻的時候,我當然要坐在船上,避開這些狀況。”
遍體鱗傷,不死不休,這份堅持固然值得尊重,卻不一定是最適合的結局。堅持過度就成了固執,會為所有的磨難再加上一層鎧甲,作繭自縛,難以自拔。
“另起爐灶”未必是懦弱,而是自省后更成熟的選擇。頑守著錯誤的方向,只會一錯再錯。哪怕是狼狽地連滾帶爬,逃上一條去往他鄉的道路,畢竟是全新開始,好過在死胡同里強撐到底。
在哪里跌倒,未必要在哪里站起來。這當然不是虛榮,而是君子擇善而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