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流浪漢
流浪漢
有一個愣頭愣腦的流浪漢,常常在一個市場里走動。市場里有很多賣菜的、還有賣水果的,一天人來人往的有很多人。由于那個流浪漢經(jīng)常來這里,說起話來總帶一些傻氣,大家都以為他是傻瓜,因此很喜歡開他的玩笑,并且想出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市場里常常有一些人想看他傻到什么程度,于是便在手上放了兩枚硬幣,一個五元的和一個十元的,讓流浪漢來挑一個拿走。流浪漢對著這兩枚硬幣,思考了半天,最后選擇了五元的硬幣拿走。
那些捉弄他的人,看到他竟然傻到連五元硬幣和十元硬幣都分不清楚的程度,大家都捧腹大笑。從此,那些人只要每次看他經(jīng)過,都用這個手法來取笑他,而他倒覺得也很開心,能夠見到大家笑,他以為是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于是,每次讓他挑硬幣的時候,他從未讓大家失望過,每次都會拿走五元的硬幣。
過了一段時間,一個善良的老婦人看他可憐,每次都被人欺負,便決定幫他,就叫住他問道:“我教你怎樣區(qū)分五元和十元,以后他們再取笑你,你就拿十元的讓他們看看。”
流浪漢露出狡黠的微笑對老婦人說道:“不,謝謝您,我知道怎么區(qū)分,我如果拿十元的話,他們下次就不會再讓我挑選了。”
老婦人聽到他的話以后,才知道:他并不傻,而是所有人傻。
人生哲理:為了生存,人們常常絞盡腦汁,機關(guān)算盡也未必能夠如愿;大智若愚,有時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睡前故事流浪漢
“等會兒有好多客人來吃飯,淘淘,你不要太淘氣,好不好?”爸爸說。
“不要亂跑……”媽媽說。
“要向大家問好……”爸爸媽媽一路叮囑。
好不容易到了餐館,爸爸要去點菜,媽媽要招呼客人,淘淘沒事干,就獨自坐在一張空桌子邊玩。
“小朋友,我可以坐在這里嗎?”一位老爺爺走了過來。
老爺爺個頭很小,小得像……像一只老鼠。
淘淘再仔細一看, 真的是年紀很大的老鼠爺爺呢。
他提著一個大包,背一把吉他,衣服上打了好多補丁。
淘淘使勁地點點頭。
服務(wù)員走過來,老爺爺點了幾個菜,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菜。
老爺爺對淘淘說:“我可以請你一起吃點東西嗎?”
淘淘使勁地搖頭,說:“媽媽不讓我吃陌生人的東西。”
“噢,是這樣啊!” 老爺爺并不勉強,獨自吃起來,吃得津津有味。
“嘭——” 老爺爺打開一瓶汽水,倒了一大杯,又倒了一小杯:
“我可以請你喝杯飲料嗎?”
淘淘更加使勁地搖頭,說:“媽媽不讓我喝陌生人的飲料。”
“噢,是這樣啊!”
老爺爺把小杯子里的飲料倒進自己的大杯子里,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完了:“嗯,那你就陪我說說話吧!”
淘淘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說:“媽媽不讓我跟陌生人說話。”
“噢,是這樣啊!” 老爺爺并沒有責怪淘淘,還是樂呵呵地一邊吃菜,一邊喝飲料。
“不要緊,那你就陪我坐一會兒吧!”老爺爺說。
淘淘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只是安安靜靜地坐著。
“你很可愛!” 老爺爺說,“非常非常可愛!”
“你看起來也很聰明!”老爺爺一邊吃一邊說,“不過,有時候也很淘氣,是不是?我孫子也跟你一樣聰明、可愛……我已經(jīng)好多年沒有看到過他了,老實說,我非常喜歡我的孫子,我也很喜歡你……” 老爺爺絮絮叨叨地說。
淘淘想起了好朋友米粒,米粒會不會是老爺爺?shù)膶O子呢?
老爺爺吃完飯,抹了抹嘴說:
“謝謝你!大家都嫌我臟,嫌我老,嫌我煩,誰也不愿意坐在我旁邊,也沒人陪我說話……”
淘淘使勁地搖頭,意思是:“老爺爺,我不會嫌你臟、嫌你老、嫌你煩。”
“再見!”老爺爺背起大包,扛起吉他,起身向大門口走去。
遠遠地,淘淘看到爸爸媽媽急急忙忙地朝自己跑來。
“淘淘,你沒事吧?”爸爸著急地問。
“你怎么能跟流浪漢坐在一起呢!”媽媽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嗎,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淘淘掙脫爸爸媽媽的手,向餐館門口跑去。
等淘淘追出門外時,老爺爺已經(jīng)走遠了。
“老爺爺,再見!”淘淘大聲喊。
奇怪的是,淘淘好像聽到遠方傳來了:“淘淘,再見——”
生活故事肥胖的流浪漢
在日本東京,參觀完新都廳建筑群后,從地下街散步到新宿地鐵站,在接近站臺的通道及圓廳中,看到許多巨大的紙箱,好像是裝過冰箱或別的什么物品后,被廢棄的。正疑惑這些廢棄物怎么會沒人及時運走,忽然看見有個人從一只紙箱里爬了出來,衣冠不整,顯然多日不曾盥沐,雙臂上舉,伸了個長長的懶腰,啊,原來是個流浪漢!
這樣的流浪漢,在那一帶頗多。仔細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一般都很肥胖。我更疑惑,求教于日本朋友:“他們以紙箱為家,住得如此狼狽,想必也沒錢買吃的,怎么卻會肚存脂肪?”日本朋友告訴我:“這些流浪漢之所以胖,那是因為他們已然喪失了保持體型的意愿。他們雖然窮得沒房子住,可是他們在吃東西上完全不用發(fā)愁,你知道這邊的快餐店很多,它們打烊后會把當天沒賣完的漢堡包什么的扔掉,這些流浪漢們每到那時候便會在后門等著,他們每天大嚼這些快餐店處理的垃圾食品,這些食品差不多全是高熱量的,他們吃完了往往倒頭便睡,哪兒能不發(fā)胖呢?所以,這些流浪漢差不多都有糖尿病!”
后來去美國舊金山,到一條著名的纜車道起點等車,發(fā)現(xiàn)不遠的人行道上,一位流浪漢占據(jù)著一條帶靠背的長椅,他把骯臟的行囊擱在長椅上,坐在靠背上,雙腳在長椅坐板上不住摩擦,雙臂不時舞動,似在與什么人大聲爭論,可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幾乎都對他置若罔聞。陪我游覽的美國朋友告訴我,他遷到舊金山4年了,每次到這個地方,總能看見這位流浪漢,而且總是差不多的姿勢,也總是嚷著差不多的話語。我問:“他究竟在嚷些什么?”朋友說聽不明白,但肯定是英語。這個流浪漢是個地道的白人,雖沒有我在日本新宿看到的流浪漢那么胖,但也相當富態(tài)。
我問:“怎么沒人管他?他是不是瘋了?這個地點外國游客路過概率很高啊,怎么你們不怕他丟了美國人的臉?”朋友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說:“他這樣的人,恐怕是個社會競爭中的失敗者,在美國,失敗者有流浪的自由……”
美國、日本都屬于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國家,總的來說,它們的國民總體富裕程度與生活品質(zhì)比我們高。尤其美國,多待幾天,你就會感到那是一個食物過剩的地方,有的食品超市,大得跟一個足球場似的,萬國食品充盈其中,滿坑滿谷,琳瑯滿目。可是,在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偏有流浪漢出現(xiàn),而且多是正根正苗的本國人,有一種解釋,說人家那邊是一種多元社會,人們有充分地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這些流浪漢,有的就是自愿選擇了那樣的生活方式。只要他們是在法律未禁止的范疇內(nèi)自行其是,你就不能予以干涉。像在美國,有的地區(qū),如舊金山灣區(qū)西邊的伯克萊,其地方法律法規(guī)還特別對流浪漢(包括流浪娘)寬容,因此那塊地面上流浪漢們千奇百怪的打扮與花樣迭出的行為,甚至成了游客們必欲一睹的熱門景觀。
哲理故事司令與流浪漢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個冬季的一天,天氣異常寒冷,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身為美軍歐洲戰(zhàn)區(qū)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實地考察了法國某地后,乘車返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車在野外行駛著,艾森豪威爾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不遠處一位衣著單薄而邋遢的男子坐在路邊,縮作一團,凍得瑟瑟發(fā)抖。艾森豪威爾當即命令司機停車,讓隨從的軍官下車把那名男子請進車里。這名軍官提醒艾森豪威爾說:“我們要盡快趕到總部,還是不要管了吧!”艾森豪威爾卻說:“他穿得那么少,如果我們不管他,他會被活活凍死的。”這名軍官只好下車將流浪漢請進了車里。
流浪漢告訴他們,他已經(jīng)幾天沒有進食,并且沒有御寒的衣服,所以又冷又餓。艾森豪威爾就讓司機把他送到了就近的一個小鎮(zhèn),給他買了棉衣,還把他帶到一家飯館進餐,分別時還給了他一些錢。而后,艾森豪威爾才趕往總部。
艾森豪威爾救助流浪漢只是源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他并未把此當成一回事兒。然而,不久后,情報部門提供的一份情報讓艾森豪威爾大吃一驚。原來,希特勒已經(jīng)通過間諜獲知了艾森豪威爾那天的行程,早已安排好狙擊手埋伏在他必經(jīng)的路上。希特勒以為艾森豪威爾必死無疑,但卻不料計劃流產(chǎn)了。行動失敗后,希特勒懷疑他們的間諜情報有誤。希特勒做夢也不會想到,艾森豪威爾是因為救助流浪漢臨時改變了行車路線,才躲過一劫。如果不是流浪漢的出現(xiàn),那么,二戰(zhàn)的歷史很可能被改寫。
有些時候,表面上我們是幫助了別人,實際上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幫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