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小小天使心
在古老的希臘,住著一個快樂的小女孩。
小女孩是一個美麗的小孩,她從小失去父母。也許正因為這個上天給予了她一個美麗的心靈。但因為家境貧寒而受到其他小孩的歧視,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失去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每天她要去面包店打工,老板一點也不喜歡她,經常讓她干重活。還有他的女兒,因為她的美麗而嫉妒她,常常打罵她。但她并沒有因此而記恨面包店老板的女兒。
這天,她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她遇見了一條奄奄一息的小狗,她把今天晚上的唯一的一小快面包給了小狗。小狗活過來了!小狗滿懷感激地看了看她便走了!
過了幾個月她在街上巧遇了雅典國的王子,王子喜歡上了她,請她到王宮里坐一坐。這件事被面包店的老板的女兒知道了。老板的女兒想讓她去不了。就把她關到了黑屋子里。
就在她傷心欲絕的時候雅典女神和曾經救過的小狗出現了。原來那只小狗是雅典女神身邊的天使。雅典女神知道了這件事以后,便下決心救走她。
雅典女神救走了她,還給了她一件漂亮的衣服。她成功見到了王子并成為了王后。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人生故事小小的心,開出大大的花
心眼都被脂肪填滿了,想心較比干多一竅都難
我不喜歡大而無當的問題,偏來了這么一個:“怎么才能成為格局大的人?”我氣定神閑反問:“為什么格局大比格局小好?”
以小說為例:《戰爭與和平》氣象宏大,縱橫捭闔,寫了最慘烈的戰場,也寫了上流社會的衣香鬢影,寫了文武百官,也寫了販夫走卒,是人類文化史上的瑰寶。然而汪曾祺從來不寫長篇,最愛寫平凡的人和事:與小和尚戀愛的少女、種菜園子的薛大娘、小小一碟入口即化的鎮江肴肉。誰會喪心病狂拿這二位較量高低,就好像蟬翼紗與變形金剛,哪里有可比性。
提問的是個少年,一下子難堪起來,用力擦了擦鼻子,吞吞吐吐地講:“主要是我覺得自己格局太小、心眼太小。”讓他耿耿于懷的都是些小事兒。他想訂個外賣,快到社團訓練時間了,舍友說:“你去,我幫你弄。”訓練結束,外賣已到,他吃干抹凈一擦嘴,把這件事忘得干干凈凈。過了幾天,舍友突然把訂餐的截圖發給他,他才意識到忘了給錢,立刻局促不安起來:舍友會不會覺得自己想占他便宜吧?想解釋幾句,轉念一想:那不就成了越描越黑?想彌補,卻更顯千瘡百孔,處處榨出自己校服下的小來,他簡直無法面對舍友。這事兒他不好意思跟任何人說,因為他們聽了只會說:“你呀,真是小心眼。”他難受了許多天。
我說:“你隱隱認為他們在背后講你閑話,又覺得猜疑同學不太好?”他窘得差點兒趴到桌上去。我忽然口吐真言:“我也從來不是一個大心眼的人。”我不夠縝密,經常出錯;又不夠通達,放不下自責。我的笨拙,像一只踩在輪滑鞋上的熊,跌跌撞撞在瓷器店里。我真的不是有意的,要打碎那么珍貴的瓷器。我狼狽地向全世界道歉,忍著,捂著,藏著遍身你看不見的血點。我的傷,出于羞愧,我不好意思承認。
為什么,我說錯的話做錯的事,會像慢性咽炎一樣,永遠梗在喉嚨里?又為什么,我明知道人家占我便宜,既沒有勇氣當面拒絕,又久久長長放不下?一遇到類似的事,排山倒海般全部想起。許多時候,我清清楚楚下了決心:以后,我要堅定且溫柔,也大大方方接受我的不足。但明天來的時候,我驚慌失措:到底怎么做才是對?那氣量恢宏的人不計較小節,我偏糾纏不清;那真正自私的人君子坦蕩蕩,我只能羨慕。我很懊惱,我為什么不能靈魂有香氣、心底有明月,我也想如大江大河般開敞。
但,就像托爾斯泰與汪曾祺一樣,小心眼就一定一無是處嗎?它不就是“心思細膩”或者“別具心思”嗎?心大的人經常粗糙疏忽,他們看自己大而化之,看其他人也馬馬虎虎。他們不在乎小事,就一心認定別人也這樣。比如吃飯買單,吃爽了就搶得聲勢浩大,四周側目;吃得不爽就面無表情,對賬單視而不見。他倒是愛恨瀟灑了,與他同桌的人,心理活動是什么樣的,就不太好說。
這種時候,細膩的人就有優勢了:他知道自己易受傷,也不會把別人當鐵金剛。有些事他做得不好,但他不會主動去傷害不相干的人。他對批評敏感,他就努力去改正錯誤。被冷落讓他不安,他盡力不去冷落每個人。甚至單純意義上的小心眼也有優勢。“他看不起我,我一定要活出個人樣讓他看看。”似乎很幼稚,但這么想,有些人會奮發圖強。有個“人樣”為標準,得向這個標準無限靠攏,從金錢、學歷、顏值、身材,各方面要求自己。所謂“成為更好的自己”,前提可能是“不接受那個不更好的自己”。
不能原諒世界,至少先原諒自己。別太自我鞭笞,也別急著鞭笞天下,專心讀書,好好工作,小小的心也會開出大大的花,結出累累的果。至于其他的,交給時間吧。時間改變你的身長,也改變你的腰圍,當腰慢慢變成腹,也許你驀然發現自己成了宰相腹里能撐船的人。
人生故事小小的善
許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車上,一位滿臉稚氣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個農村娃子,一件嶄新的白色半袖衫掩蓋不住黝黑的皮膚。男青年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車窗外迅速后退的景物,時不時扭轉身看看車廂里來回穿梭的人們。男青年是第一次出遠門,在此以前,他連火車都沒坐過。他要到遠方去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
列車上沒有空調,車廂內悶熱異常。男青年揮汗如雨,饑渴難耐。男青年對面的座位上,坐著一對母子。女人三十歲左右,小男孩可能只有四五歲吧!小男孩坐在靠窗子一側,女人的身子斜倚向小男孩,呼扇著手中的雜志,為小男孩扇風。女人的另一只手拿著一瓶礦泉水,自己喝著,時不時喂孩子一口。天氣可真熱!
乘務員推著小推車走了過來——方便面、火腿腸,健力寶、礦泉水。健力寶?男青年在心中默念著。男青年知道,這是一種極奢侈的飲料,可以補充體能,恢復體力。讀高中時,班里有錢的同學才喝得起。爸媽從來沒給自己買過。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學了,衣兜里有了些許自己支配的零花錢,加之當時,饑渴難耐,他想喝一聽健力寶,便從衣兜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人民幣,遞向乘務員。
男青年把健力寶拿在手里,顛來倒去地仔細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拉環的位置。遲疑了一會兒,他從腰間摸出了一把小小的水果刀,企圖在拉環的位置把健力寶撬開。男青年撬了兩下,發覺易拉罐的殼很堅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把目光盯在拉環處。
男青年不知道如何開啟這聽飲料。這時,卻聽見對面的婦女對兒子說,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寶給媽媽拿出來。小男孩說,媽媽,你剛喝過礦泉水,怎么又渴了。快聽話,拿出來。小男孩便站在車座上,把手伸進了車窗旁邊掛著的塑料袋。
婦女把健力寶拿在手中,但卻用自己眼睛的余光注視著男青年,發覺男青年正盯著自己手中的易拉罐。只聽“砰”的一聲,健力寶打開了。隨之,車廂里又傳出“砰”的一聲響,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開了。女人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寶放在了茶幾上。男青年向女人投去了感激的一瞥,便開始品味健力寶的甘甜。女人過了許久也沒再碰茶幾上的那聽健力寶。顯然,她并不渴。
許多年后,男青年參加了工作,卻仍對這件事記憶猶新。他感激那位年輕的婦女。她為了不使男青年難堪,沒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開啟方法,而是間接地完成了這一過程。為了引起男青年的注意,她專門叫自己的孩子拿健力寶而自己不去拿,雖然她的健力寶就掛在自己伸手就能夠著的地方。婦女的舉動是一種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這種感激做了更多小小的善,帶到了社會的角角落落。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18歲。
勵志故事小小專家
葉敏應聘進了一家煙草公司的宣傳組,剛來沒多久,就隨宣傳組開始了各地的巡回宣傳。
這天,宣傳組一行人到了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鎮,剛進一個街口,就聽見了一個孩子的哭聲。小街很靜,那哭聲顯得很刺耳,葉敏透過車窗循聲望去,就見前面一個商店門口,一個男人正在怒聲責罵一個小孩,男人狠狠地撕著手里的紅色紙片,罵道:“這樣的三好學生獎狀,你要來干嗎?”
那小孩十歲上下,正“哇哇”直哭,他手里拿著幾張零亂的紙,看上去好像是考試卷子。
男人好像越撕越來氣,他將撕碎的紙屑一把扔到孩子臉上,大聲吼道:“你看看,你語文考了59分,數學考了43分,這樣的成績,還配當三好學生?”
天下竟有這樣的父母,孩子評上三好學生,還要罵,還要撕獎狀,可更怪的是,天下竟有這樣的學校,學習那么差的學生,竟然評上了三好學生?葉敏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組長海仁景,見他也在向外看,就說:“組長,這里的人好像有點怪呀!”
海仁景并沒有接著葉敏的話說下去,而是問:“1號方案,你看了嗎?”
什么是1號方案呢?原來,在宣講過程中,有個觀眾針對煙草知識的搶答環節,這環節備有三個方案,是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定的,1號方案最難。可這里是個偏僻的小鎮,人們的煙草知識應該不多,海仁景為何問及1號方案呢?這么想著,葉敏就說:“三個方案我都看了,您是說要在這里執行1號方案嗎?”
“是的。”
“為什么?”葉敏的聲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惹得車里的人紛紛看她。
海仁景看了葉敏一眼,說:“是老總吩咐的。”
既然是老總吩咐的,那就是圣旨了,葉敏便把一肚子的疑惑咽了下去,忍住沒再說話。
進了鎮子,宣傳組選了一個小廣場,搭了舞臺,拉了標語,按計劃,下午就開始節目演出了。
吃了午飯,葉敏問海仁景:“真的要執行1號方案嗎?”
海仁景的臉色立馬沉了下來,說:“這個還用再問嗎?”葉敏針尖對麥芒地說:“可我總要弄明白吧!”
海仁景見葉敏一副小姐脾氣,便說:“小葉,其實我也不明白老總為啥這樣安排,可昨天他特別強調,在這里一定要執行1號方案。我問原因,他一直笑,說演出過后我們會明白的。”
既然這樣,大家能做的只有“謹遵諭旨”了。
下午,葉敏主持節目,一首歌曲、一段舞蹈過后,開始了觀眾搶答。葉敏拿出備好的1號方案的卡片,微笑著說:“各位父老鄉親,下面這個環節,是有關煙草知識的搶答,每個答對問題的人,都可以獲得我們提供的一份獎品,累計獲得五份獎品的,還可以額外獲得我們的一份大獎,價值一千多元的液晶電視一臺。好,下面我開始出題了,我們這里出過一個大作家—劉雨,他的長篇小說《山寨歲月》曾經風靡全國,請問,這位作家最愛抽的香煙是什么牌子的?”
一說完,葉敏就開始擔心了,擔心冷了場,因為這里畢竟是個貧窮的小鎮。
臺下的人群開始竊竊私語,偶爾也會有人高聲喊出個答案,“熊貓”啦,“大中華”啦什么的,但是都不對,葉敏有些失望,正想換道題目,突然有人說:“我想起來了,是越秀牌。”
葉敏那個高興呀,她激動地說:“恭喜這位觀眾,您答對了,請您上臺領取不銹鋼水壺一個。”
男人上得臺來,葉敏把話筒遞過去,問道:“這位大哥,我能問一下嗎?請問您是怎么知道答案的?您對煙草有研究嗎?”葉敏一口氣說出了心中的一連串疑惑,男人憨厚地笑笑,拘謹地說:“這道題呀,俺記得好像是俺娃兒提問過俺的,模模糊糊地記得,蒙對的,呵呵……”說完,那男人接過獎品,轉身躥下了臺。
第一腳踢得還算順利,葉敏頓時來了信心,她接著又出了幾道有難度的題,竟然都被觀眾答出來了。這時,葉敏想起了老總,看來姜還是老的辣啊,真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呀!
一會兒,葉敏故意挑了一個特偏的題—“人類使用煙草的最早證據是一座神殿的浮雕,它展現了瑪雅人在祭祀典禮時以管吸煙的情景,請問這座浮雕建于公元幾幾年什么地方?”
要知道,下面的觀眾,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最多吸吸煙,根本不會接觸這么專業的知識,誰能回答這么刁鉆的問題呢?
問題出來后,觀眾有的抓耳撓腮,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撥打電話求助……但幾分鐘過去了,仍然沒有一個人回答正確。葉敏正打算放棄,忽然,臺下一個孩子大喊一聲:“我知道答案!”葉敏向臺下望去,只見一個孩子正揮著小手,活蹦亂跳的。
葉敏讓那個孩子走上臺來,仔細一看,覺得有點面熟,對了,他就是葉敏剛進小鎮時看到的—那個學習成績差的三好學生!這下葉敏來了興趣,她蹲下身來,笑著說:“小朋友,告訴大姐姐,答案是什么?”
小男孩不假思索地說:“是公元432年墨西哥。”
工作人員送來一個不銹鋼水壺,葉敏接過來,然后說:“小朋友,大姐姐再問你幾個問題,如果你累計答對五道題,大姐姐就送你一臺大彩電,好不好?”
小男孩顯得信心滿滿:“好!”
葉敏拿出問題卡,選了一道最刁鉆的問題:“‘為貪云霧生衣細,不籍壺觴留客遲’,這句詩里前半句的意思是,為吸煙而節縮衣著,現在大姐姐要問的是—這句詩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
小男孩略微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是乾隆年間的恒仁。”
這簡直就是一個頂級的“煙草專家”了!葉敏沒想到在這樣一個偏遠小鎮,居然會遇上這么一個傳奇人物。接下來,她又接連問了幾道題,一道比一道刁鉆,但小男孩從容不迫,一一回答,而且答案全部正確。
一直在一旁觀看演出的海仁景坐不住了,此情此景,太激動人心了,他必須要做點什么了,對,給老總打電話!電話接通后,海仁景繪聲繪色地匯報了現場的火熱場面,還有那令人詫異的成功。
老總聽了,意味深長地笑了,說:“小海呀,看到咱們煙草行業的光輝前景了吧?”
海仁景連連應著,說:“是呀是呀,您說要執行1號方案,我還一直想不通,不僅是我,組里的人全都想不通呢!”
電話里,老總也很高興,說:“不妨告訴你吧,我去過那兒,對那里的消費者,準確地說,應該是潛在的消費群體,那是相當地了解。”
這邊在說話,那邊臺上,葉敏正愣愣地看著這個其貌不揚的孩子,她突然想起了街口的那番斥罵,這孩子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那么差,可他對煙草知識怎么知道得這么多呢?這么想著,葉敏便指著臺邊的一個大箱子,說:“小朋友,你看那個大箱子,里面是臺大彩電,大姐姐要送給你,不過,你能告訴大姐姐你在哪里讀書嗎?”
小男孩看了看彩電,又看著葉敏,說:“煙草小學。”
“煙草小學”這個詞兒,葉敏倒是聽說過,說是他們煙草公司做慈善,在這里捐款建了一所小學,就叫什么“煙草小學”。葉敏剛來公司沒多久,好多事兒并不知情,可煙草小學的學生就該知道這么多煙草知識嗎?
葉敏接著問道:“那你怎么知道這么多關于煙草的知識?”
就在這時,海仁景走過來,對葉敏說:“老總要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你把剛剛的問題再問一遍,讓老總聽聽。”
海仁景把手機放到葉敏的話筒前,葉敏把剛才那個問題又重復一遍,然后海仁景把手機放到了小男孩的嘴邊。
小男孩一臉自豪地說:“我們學校是一家煙草公司建的,煙草公司的領導經常到我們學校視察,為了應付檢查,老師給我們準備了好多關于煙草方面的知識,每次上課前,都會讓我們背上幾個知識點……大姐姐,我告訴你,就說這次期末考試,我考試成績并不好,但在煙草知識方面,我是全校最棒的,所以班主任還是發給了我一個三好學生獎狀。”
葉敏一聽,頓時覺得嗓子眼一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再看海仁景,此時變成了一尊雕塑,彎腰遞著個手機,一動不動,過了好久,他才緩過神來,想給老總解釋幾句,“喂”了幾聲才發現,那邊早掛了……
民間故事小小男子漢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有個人名叫杰克遜,一家三口,經營著個小農場。
其實,說一家三口在經營農場,并不確切,因為杰克遜的妻子海倫,身體虛弱,只能忙些家務活兒。前不久她做過一次大手術,身體剛復原,正打算到海濱去療養。他的兒子洛迪才十歲,正在遠離農場的小鎮上讀書,連上學都要媽媽開車接送,更談不上干農活了。這樣,農場的大小事兒,都得由杰克遜操持。
這天早上,杰克遜把臺歷翻到 1980 年 6 月 10 日這一頁,見記事欄里寫著,這一天要到肥料公司去簽合同,還有些別的事兒,看來要在外面呆幾天。
他把洛迪喊到跟前。摸著他的頭說:“洛迪,我要出去幾天,現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漢了。——聽著,要好好照顧媽媽!” 洛迪仰起頭,對爸爸說:“放心吧,爸爸,有我在,你一切盡管放心!我是個男子漢嘛!” 爸爸媽媽看著他這自信的樣兒,都哈哈地笑了。
爸爸一走,洛迪幫媽媽將幾十頭小牛趕向牧場,讓它們自由自在去吃草,自己就上學去了。
下午,忽然刮起了狂風,接著下起雨來。媽媽開著車子到學校去接洛迪。
回家的路上,雨越下越大,雨水像從盆里倒出來似的,四處一片白茫茫。當車子拐上柏油馬路時,夾著冰雹的雨猛瀉下來,車頂被雞蛋大的冰雹砸得“乒乒乓乓”響,嚇得洛迪抱著頭,縮在座位下,生怕車頂被砸穿了。
媽媽握著方向盤,好不容易將車開到一條小河邊。往常,從這兒過橋,再向前開一陣就到家了。可現在河水泛濫,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小橋了。
媽媽看看車前的電子鐘,現在已經是夜里 10 點 35 分了。雨,還在一個勁兒下著,天上雷聲隆隆,一道道閃電像金蛇似的,在天上瘋狂地扭動著。
媽媽將車速放得很慢很慢,順著車燈射出的光柱,尋找道路。不料,車子陷進一個土坑里,發動機哼了幾聲便熄火了。汽車一停,坐在后座上的洛迪嚇得差點哭出聲來。
媽媽可不像洛迪那樣膽小。她將頭探出車外張望著。她借著閃電的亮光,發覺小河已變成了近 200 米寬的一片洪水,看樣子,水位還在不斷上升。媽媽關上車門,櫓了櫓頭上的雨水,平靜地說:“洛迪,別怕,到媽媽這兒來!” 洛迪聽媽媽的話,從后座爬到前排,坐到媽媽身邊。媽媽吻了吻他,說:“孩子,你是男子漢,是么?什么也不用怕,有媽媽在,你什么也不用怕!” 洛迪摟著媽媽,聲音顫抖著,斷斷續續地說:“媽媽……你……你也別怕!有……有我在,你……你別怕!” 母子倆抱在一起,正互相安慰著,洪水已漫上來,不一會,座位浸到水里,他們半個身子已被淹沒了。媽媽說:“孩子,我們得趕快出去,要不會淹死在車子里!” 媽媽的話提醒了洛迪。他扭動車門把手,用肩膀使勁一撞,終于將車門打開,回轉身,將媽媽攙了出來。
洛迪攙著媽媽,終于找到了那座木橋,兩人跌跌撞撞走上了橋頭。這時的木橋,只看到兩邊的欄桿,已看不到橋身了。他們剛踏上橋板,只覺得腳下一陣晃動,接著響起“咯喳喳——”一陣沉悶的聲音,“嘩”的一下,激流將他們母子拋起來,卷進洪流。小橋斷裂,也跟著被沖走了。
在漆黑的雨夜里,激流橫沖直撞,不知奔向何方。媽媽緊緊地抱著洛迪的腰,生怕他被洪水卷走。
在這激流中,他們身不由己,隨著木片、草屑……一個勁兒沖向前去。
忽然,媽媽“哎呀”一聲慘叫,洛迪定睛一看,他們被一道鐵柵欄擋住了。
鐵柵欄的一根斷頭,將媽媽左臂上的一塊肉戳了下來,閃電一照,只見洪水沖洗了血跡,露出手臂上那白花花的骨頭…… 媽媽忍著鉆心的疼痛,一手死死拉著鐵柵欄,一手緊緊抱就洛迪的腰……母子倆借著這鐵柵欄喘著氣,想辨別方向,往高處游去。
時間一分一妙地過去了。暴雨仍在不停地下著,水流越來越急,母子倆在水里泡了半天,已冷得渾身麻木了。媽媽眼看手里拉著的鐵柵欄也快被水淹沒了,便拖著洛迪,向一根電紋桿游過去。快到電線桿時,媽媽用力一推,讓洛迪抱住了電線桿,而她自己,卻被一般激流卷走了。
洛迪抱著電線桿,看著媽媽消失在黑暗中。這時,他悲痛極了,好像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從他的眼前消失了。他覺得,只有找到媽媽,他才能像個男子漢活在世界上。要不,他沒臉見任何人。洛迪大喊一聲“媽媽——”便放開電線桿,撲進洪水里。
洛迪不太會游泳,他只會“狗爬式”,但想到救媽媽,他什么也不顧了。
媽媽被激流卷進漩渦里,正在無力地轉著圈子。洛迪游進漩渦,將手伸到媽媽的脖子下,托起她的頭,喘著氣說:“媽媽,別怕,有我在呢!” 就在洛迪將媽媽拉出漩渦時,一般激流奔騰而來,又將他們沖向前去。
媽媽身上背著一只提包,洛迪拉著掛在媽媽脖上的提包帶子,雙腳不停地蹬水,另一只手不顧一切地劃著。他劃呀,劃呀,不一會,他手腳發軟,再也游不動了。可當他想起爸爸臨走時說的話,又拼足最后一口氣,奮力劃起來。
有幾次,他哭出聲來,喊著:“媽媽,我游不動了!媽媽,我再也游不動了……”而他的手,卻始終緊緊地拉著那根帶子。他不讓媽媽被洪水沖走,他要保護媽媽。就這樣,洛迪跟媽媽在冰涼的洪水中拼搏了整整 3 個小時。
天,仍然黑沉沉的。洪水將海倫母子沖到了一片淺水中。他們沒有力氣站起來行走,只好在水里爬著,一步步向前,尋找高坡或房屋。但四周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清。媽媽已支持不住了。她躺在水里,有氣無力地對洛迪說:“孩子,你一個人往前去吧,只要你活著,媽媽就放心了。
洛迪聽了,大聲地哭著:“不,媽媽,別這樣說,我決不離開你……” 媽媽又勸道:“孩子,你一個人先走,等找到人,再來救我!” 洛迪怎么也不愿離開媽媽。他知道,他一旦離開,媽媽便會被淹死。他抱著媽媽,嗚咽著說:“媽媽,求求你,別趕我走。你放心,有我在,你一定會活著回家!” 媽媽聽了,微微地笑了。
天快亮了,洛迪看到前面有座空房子,他拖著媽媽爬過去,又使盡渾身力氣,將已昏迷不醒的媽媽拖進屋里。他看到地上有一大堆草,就將草分出一半作床,讓媽媽躺上去,又分出一份作被子,蓋到媽媽身上,然后他坐在媽媽身邊,等待著天亮。
天亮時,雨停了,洪水在一寸一寸地退下去。洛迪見媽媽傷口流血,臉色蒼白,真擔心她會死在這屋里。他要盡快將媽媽送到醫院去。洛迪叫醒媽媽,扶著他出了屋子,來到大路上。
早晨六點半,警察的巡邏車發現了他們,很快將他們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當洛迪聽說媽媽已安全脫險時,這才放心地躺到床上,閉上眼睡著了。
不久,洛迪拼死救母親的事跡在美國傳開了。人們紛紛打電報或寫信慰問他,贊美他。美國童子軍授予他最高英雄獎——十字榮譽勛章。不過,還有一份榮譽,只有爸爸媽媽知道,那便是:家里人都喊他小小男子漢。
洛迪用自己的智慧救了母親 ,他就是小小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