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三顆星星
天上有一顆紅星星,一顆綠星星,一顆黃星星,他們是好朋友,一天,他們在捉迷藏。
紅星星看見一朵白云飄來,就急急忙忙朝白云跑去,啊呀!紅星星跑得太急樂,摔了一跤,掉到地上去了。
砰!紅星星掉在馬路邊的一棵大樹上。
嘟嘟——開來了一輛小汽車,小汽車看見紅星星,嘎地一聲停住了。
紅星星覺得很奇怪,就問:“你怎么不開呀?”
小汽車說:“你是紅燈呀,要等綠燈亮了才能開呢!”
不一會兒,紅星星的面前停滿了各種各樣的汽車,把馬路都塞滿了。汽車們使勁按著喇叭一齊叫起來:“快換綠燈!快換綠燈!”把紅星星急得直眨眼睛。
“到哪里去找綠燈呀?有了,叫綠星星來幫忙!”紅星星想出了好辦法。可是,綠星星在天上,誰去告訴它呢?
小鳥說:“我去告訴它!”小鳥使勁兒往天上飛,不一會兒翅膀就酸了,飛不 了,正好碰上了老鷹。老鷹說:“我去告訴綠星星!”
老鷹張開了大翅膀,繼續往天上飛。飛到半空,也飛不 了,正好碰上了飛機,飛機說:“我去告訴綠星星!”
飛機飛得又快又高,可怎么也飛不到綠星星那兒,正好碰上了火箭,火箭說:“我去告訴它!”
火箭嗖的一口氣就飛到天上。綠星星和黃星星正在那里找紅星星呢。
綠星星聽說紅星星在等著它去幫忙,就急急忙忙往下跑。黃星星說:“我也去,我也去!”
綠星星一來,汽車們都高興地嘟嘟叫,可是,誰也不開。紅星星問:“你們怎么還不開呀?”汽車說:“閉上,你快把眼睛閉上!”紅星星急忙把眼睛閉上。綠星星和黃星星呢,也學者紅星星的樣子,閉上了眼睛。汽車們急得大叫:“睜開,睜開!”三顆星星一起睜開眼睛。
“不行,不行!”汽車們大聲嚷嚷:“綠星星睜開眼睛,紅星星、黃星星都把眼睛閉上。”
“對!你們輪流眨眼睛。”
紅星星和黃星星,趕緊閉上眼睛。綠星星呢,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嗨,汽車一輛接著一輛,全開走了。
黃星星睜開眼睛一看,嘿,有的汽車在向左拐彎呢。
當紅星星睜開眼睛的時候,嘻,汽車又停住了。三顆星星輪流眨著眼睛,在馬路上玩兒得可高興啦。
睡前故事一顆小星星
一顆小星星從天空掉了下來,落在草叢里,被一只搬倉鼠看見了。搬倉鼠興奮地大喊:“哇,我的運氣真好啊!”
搬倉鼠把這顆小星星搬回了家里,藏在自己的地下倉庫里。
搬倉鼠的爸爸說:“這可是寶貝啊!”
搬倉鼠的媽媽說:“一定要藏好!”
搬倉鼠決心一定要保守好這個秘密。
搬倉鼠溜出家門的時候,發現很多動物的小伙伴們都在草叢里尋找什么。
小白兔說:“奇怪,我看見是落在這里的。”
麻雀說:“對對,我也看見了,沒錯。”
從早晨開始,老山羊就捋著胡子在思考,這顆小星星倒底落在哪兒了的問題了。
青蛙大聲地問搬倉鼠:“小倉鼠,你看見了小星星嗎?”
搬倉鼠很討厭青蛙,說什么話都那么大的聲音。青蛙這一問不要緊,小鹿跑過來了。小鹿說:“你一定看見了吧!”
搬倉鼠說:“沒有沒有!”
青蛙說:“你家在附近,你一定知道點兒什么!”
搬倉鼠說:“不知道不知道!”
搬倉鼠心里有點害怕了,因為大家七嘴八舌,不停地向他打聽小星星的下落。它從來沒有撒過謊,所以它的心兒怦怦跳個不停。它決定緊緊地閉住嘴巴,別人問什么它都不回答。
狐貍問道:“搬倉鼠,你怎么不說話了?哎呀,汗也下來了,這天氣不熱啊。”
這時候,搬倉鼠的爸爸來了,搬倉鼠趕緊躲在了爸爸的身后。
搬倉鼠的爸爸說:“哎呀,搬倉鼠這孩子,感冒了,一直冒虛汗!”
搬倉鼠很佩服爸爸,爸爸總能找到很好的理由。這個理由還天衣無縫。
狐貍說:“搬倉鼠爸爸,我們都在找一顆小星星。你家在這里,你不知道點什么嗎?”
搬倉鼠的爸爸說:“哎呀,你瞧瞧,我們家已經搬走了,搬到很遠的地方了。今天我們回來,是看看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拿走的,所以,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什么小星星啊!”
謝天謝地,搬倉鼠激動的都快要跳起來了。了不起的爸爸,多么聰明啊。
所有的動物們都在尋找小星星,搬倉鼠爸爸對搬倉鼠說:“孩子,我們也一起尋找小星星吧。”
就這樣,搬倉鼠父子也跟著大家開始尋找小星星。
天漸漸黑了,一只在樹上的貓頭鷹突然喊道:“看,小星星在那兒!”
小星星就在搬倉鼠的家里,那一塊土地閃閃發光。野豬說:“我來大顯身手吧!”
野豬用鼻子開始拱搬倉鼠的家門,搬倉鼠爸爸說:“哎哎哎,別拱!我去看看,我去看看。這小星星怎么滾到我家里去了?”
秘密終于藏不住了,搬倉鼠發現爸爸的額頭上,也冒出了許多汗。那汗珠兒,比自己的汗珠兒要大很多。
人生故事他種了3000顆星星
他種了3000顆星星
1988年,他們全家來到了遼寧撫順。
1992年,他在貴州貴陽第一次收養孩子。
1995年,他創立了菲利浦·海德基金會,在河北廊坊建立了廊坊兒童村。
2002年,他在天津市武清區大王古莊建立了牧羊地兒童村。這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外資孤殘扶助機構。
他是來自美國的貝天牧。他說:“我將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直到我進天堂。”
上帝安排了孩子的人生,不會讓它到此為止
2002年,是貝天牧在中國成立菲利浦·海德基金會的第八個年頭,也是貝天牧經歷的最艱難的一年。剛剛過去的“9·11事件”讓整個美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多數美國人將善款捐助給了在此事件中遭遇不幸的家庭,這讓資金主要來源于美國的貝天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越來越多的孤殘兒童被送至兒童村,他們大多是重癥患兒,急需手術。醫生已經到位,資金卻毫無著落;兒童村拖欠著員工的工資;孩子們的房間明顯超員……
此時,被嚴重燒傷的棄嬰艾米又被送上門來。那哪里還看得出來是一個孩子,貝天牧卻二話沒說,一把抱過孩子,連夜去了廊坊醫院。醫生表示,孩子活下來的概率不到10%。貝天牧又抱著孩子連夜趕往北京兒童醫院。醫生的答復是相同的“不用治了”。貝天牧當場落淚,他對醫生說:“想象一下他是你的兒子,請想辦法救救他!”醫生看著這個“老外”,追問他:“就算手術成功了,你想過孩子的未來嗎?”貝天牧說:“我和妻子愿意收留他、照顧他、看他長大,總有一天,我們能看到他在地上跑、踢足球,看著他上高中、上大學、結婚,甚至接我的班。上帝安排了孩子的人生,不會讓它到此為止。”
貝天牧感動了醫生,手術截掉了孩子壞死的手臂和腿,還進行了面部植皮。得知手術成功的貝天牧放聲痛哭。可是,孩子嚴重的術后感染又讓他一次次地在病危通知書上簽字,就連陌生人都對貝天牧說:“放棄吧,或許他也不想活下來。”貝天牧說:“他既然挺過了火災,就是想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必須幫他完成心愿。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后,艾米頑強地活了下來。貝天牧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一個美國朋友,三天后,這位朋友帶著妻子飛到了中國,收養了艾米。朋友說:“艾米就是上帝對我們一家的安排。放心吧,我會讓它變成最好的安排。”
艾米的故事經美國MPR電臺播出后,全世界各地的資助源源而來。貝天牧用這筆錢建了牧羊地兒童村的四座樓:辦公室、兩座孩子之家和客房。艾米的經歷讓更多如他一樣經受苦難的孩子找到了希望和愛。其實,當貝天牧把面目全非的艾米抱在懷里時,他擁抱的是少年時同樣支離破碎的自己。
10歲喪父的貝天牧是家中6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深得母親寵愛,可這也讓他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以叛逆的方式表達勇敢堅強,少年時代的他酗酒、飆車、吸毒,當兵因不守紀律被強行退回。一日深夜,貝天牧和朋友又在餐館鬧事,被警察帶走。鐵窗下,貝天牧徹夜無眠,雙手被反銬著,皮肉卡得生疼。第一次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他問自己:“難道這就是自己應有的生活嗎?”那一年,他21歲。
貝天牧的妻子潘姆拉在他陷入迷途的時候給了他無私的愛情,也給了他一個家和三個孩子。貝天牧與妻子一起重返校園完成大學學業,又相繼在中國撫順一所學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英文教師。業余時間,夫妻倆和貝天牧的助教菲利浦·海德一起在各地做義工。海德在一次做義工返程的火車上突發心臟病去世。此事給了貝天牧夫婦極大的刺激,他們賣掉了美國的房產,辭去了教職,成立了菲利浦·海德基金會,在廊坊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外資孤殘兒童村。隨后幾年,貝天牧出資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組織醫療隊,先后到陜西、青海、貴州、廣西、新疆等地,專為唇腭裂孤兒做手術,至今已治愈一千多名唇腭裂患兒。
因扶助的孤殘孩子越來越多,兒童村又搬至天津大王古莊開發區。因那里在蓋房子之前,是當地人的牧羊之所,于是,貝天牧給兒童村取名牧羊地。這里,是很多孤殘孩子的新生之地,而對于貝天牧來說,這里是自我構建之地,他找到了那個最想成為的自己。他說:“一個人所做的事情,不管目的是為了誰,其實最終解決的,都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我們每個人都是孩子,要用一輩子來成長。”
愛出而愛返,是最好的證明
埃瑟一天天長大,她懂事之后的第一個困惑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是誰?”這也是這些孤殘兒童共同的困惑。貝天牧知道,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算治好了他們的身體,也無法修補他們的心靈。
第二天,貝天牧把埃瑟帶到一處草地上,陪她看螞蟻找食物。貝天牧指著螞蟻說,螞蟻一家也會走散,走散的情形有幾種:一種是爸爸媽媽去給小螞蟻找食物,迷路了;一種是小螞蟻非常獨立,要去外面闖一闖;還有一種是他們在玩一個游戲,試著分開,看多年之后誰先找到對方。“人和螞蟻一樣,也會走丟,也會用離別的方式教孩子堅強。我想一定是你爸媽覺得我太孤單了,所以,就讓埃瑟和我相遇了。”貝天牧對埃瑟說,“等埃瑟大了,咱們一起去找埃瑟的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們真正的答案。好嗎?”埃瑟認真地點點頭。
在牧羊地兒童村,“我從哪里來”是貝天牧特別在意的一課。每個孩子的來歷,都會有一個動聽的故事。小龍在跟爸爸媽媽玩捉迷藏,期限是20年;Sarah的爸爸媽媽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創作這樣的故事,對貝天牧來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可他把這個工程看得無比重要,這是孩子的權利,他們曾經沒有選擇地降生,又被拋棄,難免心生怨懟,他要把童話種植在孩子的心里。
埃瑟11歲時,提出要去尋找親生父母。為此,她列出了詳細的計劃。“找到他們,你想對他們說什么?”貝天牧問她。埃瑟回答:“讓他們不必內疚,如果他們需要,我會像你愛我一樣愛他們。”年近半百的貝天牧把埃瑟緊緊摟在懷里,淚如雨下。他說:“埃瑟,你是我的驕傲。”埃瑟糾正他說:“不,你是我的驕傲。”
愛出而愛返,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直到現在,埃瑟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為了這份尋找,她和貝天牧夫婦幾乎走遍了貴州的大城小鎮。不管她到哪里,貝天牧夫婦都一直陪伴著她,就連埃瑟想放棄時,貝天牧也對她說:“找到他們,是咱們共同的心愿,也許,他們正需要你的幫助呢。不要放棄,要做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小螞蟻。”
這樣的愛的教育還有很多。莉莉剛生下來不久就被送到牧羊地兒童村,她患有嚴重的腦積水外加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這孩子最多只能活兩個月。貝天牧夫婦說,就算孩子真的只能活兩個月,也要讓她過得快樂充實。于是,莉莉成了整個兒童村的焦點,孩子們加班加點地排練節目,給她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百天。有的孩子負責給莉莉講故事,有的負責陪她一起曬太陽,有的陪伴莉莉打針……莉莉在這樣的關愛下,過了第一個生日、第二個生日。第三個生日過完的第三天,莉莉走了,走得很安靜。一個孩子說:“爸爸,快來看,莉莉今天睡得真久啊,一定是夢太好,舍不得醒吧?”
莉莉的葬禮上,很多孩子把他們最喜愛的娃娃、最愛吃的餅干,甚至是最喜歡的衣服,送給了莉莉。他們成長得很好,上帝給了他們并不完美的身體,卻沒有讓他們的心靈殘缺。這,才是貝天牧最希望看到和始終追求的。
不管你們將來做什么,我們都會引以為傲
牧羊地兒童村十幾歲了,已幫助三千多名傷殘兒童接受手術治療,其中千余人被世界各地近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家庭收養。貝天牧有三個親生女兒,又先后收養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除了一部分孩子被收養外,還有一些孩子留了下來。按照國內法律規定,孤兒長到14歲后,就要離開兒童村。所以,貝天牧對孩子的教育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項——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貝天牧對孩子們說:“不管你們將來做什么,我們都會引以為傲。如果你在餐館當服務員,我會為你驕傲,希望你成為最好的服務員;如果你想當醫生,我會引以為傲;如果誰想來孤兒院接我的班,那也是我的驕傲。”
2014年3月的一天,貝天牧接到了夏景從英國打來的電話。她興奮地說:“爸爸,我今天拿到助產師資格證啦!”電話的這一端,貝天牧靜默了片刻,說:“你不知道我有多為你感到驕傲。”這個當初患頸部腦脊髓膜膨出的小女孩,是在命懸一線時被送到牧羊地兒童村的,她在美國先后接受了多次手術。這個跟醫院打交道最多的女孩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產科醫生。夏景康復后,被一對英國夫婦收養。夏景對貝天牧說:“爸爸,我終于成為和你一樣的人,可以幫助那些小生命了。”放下電話,貝天牧哭了很久。他對潘姆拉說:“我老啦,眼淚變得多了起來,越想止住就越流個沒完。”潘姆拉也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牧羊地兒童村漸漸有了越來越多的驚喜。貝天牧散落各地的孩子會在某個時間突然到來,做志愿者,幫助兄弟姐妹。草地上,一個孩子練習走路,摔倒在地,嗚嗚地哭。57歲的貝天牧沖了過去,把孩子抱在懷里,做了將近5分鐘的安撫才把他哄好。一位志愿者取笑他:“爸爸,我小時候摔倒,你會站在那里,微笑著讓我自己爬起來。你變了,變得越來越不像一個美國爸爸。”貝天牧看著長大了的孩子,又看看懷里的孩子,羞澀地笑著回應:“我老了,想做一個中國式爺爺啦。”
志愿者上前緊緊擁抱抱著孩子的貝天牧。夕陽下的他們,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