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 成語故事不可多得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衡的著名文學家。他博學多才,善于論辯,寫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當自傲,好與人爭斗。當時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特地寫了薦表,把他推薦給了漢獻帝。在薦表中,孔融…… 2022-12-15 閱讀全文
不堪回首 成語故事不堪回首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是為宋太祖。當時,周圍還有好幾個政權。為了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趙匡胤先后攻滅了南平、后蜀、南漢等國,接著又把攻擊的目標對準南唐。這時統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 2022-12-15 閱讀全文
不倫不類 成語故事不倫不類《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薛蟠從江南帶了兩大箱東西,送給母親薛姨媽和妹妹薛寶釵。一箱是綢緞綾羅、洋貨等家常應用之物,另一箱是筆、墨、紙、硯和各種小工藝品。薛姨媽將箱子里的東西取出,一份…… 2022-12-15 閱讀全文
不可同日而語 成語故事不可同日而語戰國中后期,各諸侯之間戰爭不斷,從而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政治活動。弱國聯合進攻強國,稱為“合縱”;隨著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稱為“連橫”。當時有個縱橫家,名叫蘇秦。他先到秦國游說秦惠王,結果…… 2022-12-15 閱讀全文
不毛之地 成語故事按兵不動成語故事 【拼音】agrave;n bīng bugrave; dograve;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動。《荀子middot;王制》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呂氏春秋middot;恃君覽》 【釋義】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 2022-12-14 閱讀全文
不蔓不枝 成語故事不蔓不枝【注音】bù màn bù zhī 【典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周敦頤《愛蓮說》 【釋義】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說話作…… 2022-12-14 閱讀全文
不求甚解 成語故事不求甚解東晉時期,有一個名叫陶淵明的人,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 2022-12-14 閱讀全文
不名一錢 成語故事不名一錢西漢時期,漢文帝有個寵臣名叫鄧通。其實,他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受寵是因為他只要能讓漢文帝高興,什么事都愿意干。有一天,皇宮里來了一位算命先生,漢文帝就讓他給鄧通算上一命。那位算命先生仔細觀察了…… 2022-12-14 閱讀全文
不三不四 成語故事不三不四【注音】bù sān bù sì 【出處】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回 【解釋】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結構】…… 2022-12-13 閱讀全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語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3年,東漢明帝的高級侍從官竇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一歲的班超被任命為假司馬。在這次征戰中,班超立了戰功深受竇固賞識。不久,竇固派他和軍中的高級參謀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帶了三十六名勇…… 2022-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