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割席分座的故事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撿起來,但是看見管寧的神色不對勁就又扔了金子離開。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并對華歆說:" 你不是我的朋友。"
成語故事割肚牽腸
蜀后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聯合金環三洞兵馬反叛,建寧三郡也歸附了孟獲,永昌危急。
為了平息后方的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首先用離間之計平息了建寧三郡的叛亂,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將之法破了三洞人馬。最后誘敵設伏,在錦帶山活捉了孟獲。諸葛亮讓戰俘們吃飽飯,然后全部釋放,說:“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靠在門上等著你們呢;如果聽說戰敗了,一定會割肚牽腸,眼中流血。你們都回去吧。”諸葛亮又問孟獲:“你今天被捉,心服嗎?”孟獲說:“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計,怎么會服!你放我回去,讓我整頓軍馬,來決一死戰;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牽腸”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成語故事編席抄書
西漢人路溫舒,幼年時候家里非常貧窮,靠放養為生。眾所周知,紙是東漢蔡倫發明的,西漢還沒有紙。書是靠人手抄寫在絹、帛、皮革、竹簡上的,很貴重,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有書。
他從小喜歡讀書,可是家里窮,借書,要還,記不清楚。他總想有自己的書。
有一天放養,看到蒲草的葉子很寬,靈機一動,把蒲草編成席子,在上面寫字,抄書,從此他有了自己的書。
他用這種方法抄了不少借來的書,學了不少書,后來成為有名的大文學家,官拜臨淮太守。
標簽: